说明:本节测试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,其中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,每小题10分,共50分,判断题共5小题,每小题10分,共50分,总分100分;做完后,选择“提交”,可以查看测试结果;选择“答案提示”,可以显示答案;需要重做,选择“重做”。
1.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,错误的是( )。 A.“增兵减灶”引出信息的真伪性 B.天气预报、情报等引出信息的时效性 C.信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,信息具有永恒性 D.“一传十,十传百”引出信息的传递性
答案:C
2.信息是通过载体传播的,信息具有( )和可处理性。 A.依附性 B.公开性 C.多样性 D.普遍性
答案:A
3.“一人计短,二人计长”这个典故反应了信息的( )特征。 A.共享性 B.可处理性 C.真伪性 D.时效性
4.2001年7月13日晚10时,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,这一喜迅立刻通过电视、网络、报纸传到世界各地。以上情况属于信息的( )特征。 A.真伪性和传递性 B.传递性和可依附性 C.时效性和价值相对性 D.可处理性和可存储
答案:B
5.以下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( )。 A.信息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 B.到20世纪人类才学会存储信息 C.人类发明了电话和电报后才开始传递信息 D.每一种信息的价值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而消失
6.人类出现以后,才出现了信息。( ) 对错
答案:对
7.“盲人摸象”说明信息具有不确定性。( ) 对错
答案:错
8.“知己知彼,百战百胜”,是说战争中信息(情报)可以决定胜败,是信息的价值体现。( ) 对错
9.信息需要通过载体来表达和传播。( ) 对错
10.“一千个读者,一千个‘哈姆雷特’”,体现了信息的价值相对性。( ) 对错